游戏迷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

苹果计划展示其“重量级芯片” 走进侏罗纪乐园探险故事

发布时间:2024-10-22浏览:38

关于苹果的自研芯片 M1 系列仍然有着许多谜题。

也就在最近,关于 M1 芯片的后续,M2、M3 的传闻纷沓至来,不过多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对于架构、性能、核心这些都没有特别明确的信息,而更多的是围绕台积电工艺节点的升级。

▲ M1 还没出完,M2、M3 或许就要来了. 图片来自:progamer

台积电 4nm、3nm 等新的制程工艺可能会是较大的升级点。如此来说,在能耗比上已惊艳众人的 M1 系列,M2、M3 只增不减。

只是,在两年后,当节点工艺升级到 3nm 之后呢?

一颗 M1 Max 不够?那就给 Mac Pro 装上两颗

不过,一向不喜欢被供应链摆布的苹果,在吃节点、ARM 芯片高能效比优势的同时,或许也在找可行之法。

从 M1 到性能更强的 M1 Pro、M1 Max,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架构,单核心的性能释放较为接近,最大的不同其实是在核心数目上。

甚至,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基于 ARM 的 M 芯片是靠着堆核心数目来获得更高的性能天花板。

M1:CPU 4+4 核,GPU 8 核,160 亿晶体管,16 核心神经网络;

M1 Pro:CPU 2+8 核,GPU 16 核,337 亿晶体管,16 核心神经网络;

M1 Max:CPU 2+8 核,GPU 32 核;570 亿晶体管,16 核心神经网络;

而简单的从另一个维度来看,M1 芯片面积约 120mm²,M1 Pro 为 245mm²,到了 M1 Max 这里就直接飙升到 M1 Max 432mm²。

同一代 M 芯片,越 Max,核心数、芯片面积也就越 Max,从这里也不难理解苹果对 M 芯片的命名规则了,通俗易懂,微软、Intel、高通真的该好好学学。

虽然苹果芯片架构师、副总裁蒂姆・米勒特(Tim Millet)早在 11 月份就在 Upgrade 播客里详细的阐述了苹果研发 M 芯片的辛路历程,但对于 M 芯片接下来如何发展,以及在 Max 基础之上如何更 Max 只字未提。

▲ 苹果芯片架构师、副总裁蒂姆・米勒特(Tim Millet). 图片来自:Apple

随着 MacBook Pro 14/16 陆续上市,经过许多民间 DIYer 的探究,似乎也发现了苹果让 M1 Max 更 Max 伏笔。

那就是「放两个 M1 Max 进去,甚至还可以加倍」。

▲ M1 Max 隐藏区域. 图片来自:HothardWare

这个猜想实则是基于拆解后,发现 M1 Max 相对于 M1 Pro 多出了一块「不明区域」,脑洞一番之后,猜测是为连接两颗甚至多颗 M1 Max 预留的「高速总线」。

▲ Tim Cook:Intel,this is for you. 图片来自:Max Tech

这也契合了此前新 iMac Pro、Mac Pro 会采用多颗 M1 Max 组成的超大颗处理器的传闻。「这简直就像是在玩乐高、堆积木,简直乱拳打死老师傅」。

不过,「堆积木」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拼图」更精准一些。如此来说,双份 M1 Max 的芯片面积会相当可观,四倍那就更前无古人了。

M1 Max Duo 超过英伟达的顶级 GPU GA100 芯片面积(826mm²)几乎板上钉钉。

如此巨大的 SoC,纵观整个半导体历史,绝对能够算上「霸王龙」级别的芯片,更别说它会基于 5nm 工艺,成本也极有可能超过任何一枚当代的芯片。

当 M 系芯片走进「侏罗纪公园」

从重达 30 吨,占地 170 平方米的初代计算机 ENIAC,到现在的桌上 PC,设备几乎都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发展。

而半导体世界的处理器也是如此,当工艺节点还属于 μm 时,英特尔初代奔腾(Pentium)面积大概是 294mm²,基于 0.8μm 工艺。

▲ Intel Pentium III Xeon.

在 x86 处理器时代,Intel Pentium III Xeon 面积达到 385mm²,基于 0.18μm 工艺。但在当时,众处理器厂商在严控体积打压成本推出较为平价的 PC 以推向大众。

后续,无论是 64 位的普及,还是工艺节点的跃升,处理器的尺寸多是控制在 500mm² 以下,成本控制,高效利用晶圆的前提下,几近遏制住了消费级处理器面向「恐龙化」的发展。

消费半导体行业似乎也逐步从侏罗纪慢慢走向了新时代。

▲ 民间大神也在为苹果 M 芯片的发展之路出谋划策. 图片来自:Twitter

而此时苹果 M 芯片可能的发展路线似乎又绕回到了「侏罗纪」,只不过处理器尺寸跃进的同时,晶体管的密度也没有落下。

虽然听起来将两枚芯片拼在一起应该不难,也无需重新设计架构、核心。但实际之中,随着芯片面积的增加(尤其是成倍的增长),以及保证足够良率和产能的情况下,成本直接起飞。

而苹果的 M 系芯片依然是个消费级产品,一年前摆脱 Intel,一方面是为了控制产品力,另一方面其实还是控制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大面积 SoC 飘忽不定的成本显然不是苹果所期望的。

▲ M1 Max 最高的统一内存是 64GB,那 M1 Max Duo 直接来到 128GB?

另一方面,两枚或者更多的 M1 Max 拼接,统一内存(UMA)的设计也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重新规划多核心的位置,引入更大的带宽,以及更高容量的内存再所难免。

于公,可能是更复杂的芯片设计,于私,可能会无形增加几倍的成本,都会是苹果 M 芯片变得更 Max 的两大绊脚石。

摩尔定律已成过去,日拱一卒才是当下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两年会增加一倍。」这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它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每隔 18 个月,芯片的性能就会提高一倍。」

▲ MacBook Pro 16. 图片来自:dpreview

这里的性能其实就指的是晶体管数量,M1 Max 相较于 M1 有着 3.5 倍的性能提升,恰恰也正好反应的是晶体管数量的差距。

晶体管数量翻倍在 M1 系列这里,是芯片面积增加。而从历史来看,更多依靠的还是工艺上的进步,从 μm 到 nm 级,晶体管数量也从百万级跃升到亿级。

但是在 2013 年左右,摩尔定律就有所放缓,从彼时到现在,工艺节点的提升对于性能的收益正在不断减少。

更先进的工艺制程,的确可以翻升晶体管数量,但也伴随着成本和良率的变化。

根据国际商业战略公司 (IBS) 所公布的数据,设计 3nm 芯片预计将耗资 5.9 亿美元,而 5nm 只要 4.16 亿美元,7nm 为 2.17 亿美元,28nm 不过才 4000 万美元。

台积电此前对外宣布将会投资 200 亿美元来兴建 3nm 晶圆工厂,同样是为了 3nm,三星所耗费的并不比台积电低。

而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台积电和三星在积极布局 3nm 晶圆,其他厂商并非是不想,只是花不起这钱。

另一方面,芯片的良品率随着面积增大而降低,700mm² 的设计合格率大概只有 30%,缩小到 150mm² 良品率就飙升到 80%。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芯片升级之路似乎已经被堵死了。

▲ AMD 基于 Zen 2 的 EPYC 2 (Rome) 处理器. 图片来自:AMD

为了能继续提升芯片规模和密度,不少人把目光从工艺节点的升级转向了封装工艺上,也就是 AMD 押宝的 Chiplet(小芯片)技术。

Chiplet 简单来说就像汤圆馅的饺子一样,把不同功能的小芯片封装在一起,而不是直接从晶圆上切割,以先进的封装工艺来弥补工艺节点的停滞。

▲ 目前对于 Chiplet 最为形象的比喻(但我不认可这种吃法).

近年来 AMD 也正是通过 Chiplet 技术不断地提升处理器密度对 Intel 进行了逆袭,逐步开始抢夺市场。

对于近年崛起的 Chiplet,科技行业权威咨询机构 The Linley Group 在《Why Big Chips Are Getting Small》一文中,直接提出 Chiplet 可以将大型 7nm 芯片的设计成本降低 25% 以上,而在面对 5nm 和更高工艺时,节省的成本还会更高。

▲ AMD 基于 3D Chiplet 封装的 Ryzen 9 5900X CPU.

而 AMD 所公布的 3D V-Cache 也在证实,旧的工艺与先进的封装工艺所结合的 Chiplet,可以达到更高节点的性能,甚至还能把不同工艺节点的芯片进行混装,有着足够的灵活度。

除了降低成本,实现更先进的性能之外,Chiplet 还会加快产品面市速度,毕竟直接利用旧芯片配合先进封装工艺即可,甚至完全可以忽略对先进工艺节点的布局。

说了这么多好处,Chiplet 也有相应的劣势,小芯片 2D、3D 的堆叠对热管理设计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且封装体内总热功耗会有明显的提升。

▲ 基于 Chiplet 的 Intel 服务器芯片. 图片来自:nextplatorm

但无论如何,Chiplet 已经被很多机构、厂商认定为后摩尔时代,在芯片上性能持续突破的重要技术。

▲ M1 inside 的 Mac mini 与 MacBook Air.

而回到最开始的苹果自研 M 芯片上,通过 ARM 架构,以及工艺节点的升级,不断提升能效比,顺便控制下良率与成本。至于是否会通过拼接多个 M1 Max 一同组成复杂的巨型 SoC 塞入工作站级别的 Mac Pro 中,从目前来说,苹果有足够的的资本与实力去设计与生产出类似于「史前巨兽」的处理器。

至于 Chiplet,我想它肯定已经出现在苹果芯片团队中的图纸上,与其面对未来不明朗的工艺节点提升,倒不如主动求变,凭借现行的 M 芯片、A 芯片去组合完成更深层次的 SoC 升级。

而可能出现的 M1 Max Duo 也极有可能成为苹果造芯史上尺寸最大的 SoC,且后无来者。

用户评论

眷恋

这游戏听起来像是要结合科幻和考古学啊!王炸芯片是个什么秘密武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雁過藍天

侏罗纪公园里的王炸芯片能用来做什么呢?有点期待这个游戏的玩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憾最汹涌

硬哲学听起来好高端,这款游戏估计会深层次探讨人性与科技的关系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苹果一直很前卫,这回要把王炸芯片用在游戏上了?太酷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厌归人

标题中的「参观」两字让我想到探索游戏,这可能是一款寻宝游戏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科幻与硬哲学的结合一定会带来很多思考性的玩法,我要支持这款游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听起来游戏会有挑战性,喜欢这种既能解谜又能体验科技冲击的游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对于恐龙迷来说,这肯定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王炸芯片会不会和它们有什么关联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苹果公司出手必有绝招,这次游戏的设计一定很独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硬哲学让人联想到伦理问题,这游戏可能会在游戏中融入道德困境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期待这款游戏的剧情能有所创新,不要落入俗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希望游戏中的科技元素能够很好地融合到恐龙的生态中,不会喧宾夺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期待这款游戏会带来全新的游戏体验和独特的世界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