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航母舰载机往往是由战斗机、鱼雷攻击机、俯冲轰炸机这“三板斧”组成的,三者相互配合,组成了航母最有力的攻击之矛。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舰载机的“多用途化”趋势开始逐渐展现出来。美军舰载机部队在1943年以后的战斗,除了与敌机争夺制空权以外,另外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对地攻击,为美军的地面登陆、进攻作战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舰载机的“多用途”就日益显得必要了起来。以F4U“海盗”和F6F“地狱猫”为代表的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从单纯的承担制空任务的空优战斗机,逐步转变成可以携带炸弹和火箭弹进行对地/对舰攻击的战斗轰炸机,极大地增强了航母舰载机部队的攻击能力和执行不同任务的灵活性。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于惨烈的南太平洋航空消耗战中损失了大量航空兵力的日本海军,在着手重建航母机动部队的同时,也逐步开始将自己的主力舰载战斗机:零式战斗机改造为战斗轰炸机,以增强航母舰载机群的对舰、对陆攻击力量。这就是被称为“爆装零战”,简称“爆战”的零式战斗轰炸机诞生的背景。
“爆战”构想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航母的主力舰载俯冲轰炸机是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九九式舰爆),由于飞行速度慢、续航距离不远,装备九九式舰爆的一线部队在前线连绵不断的高强度战斗中已经遭受了严重损失。
为了替代九九式舰爆的新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彗星”高速舰爆又因为研制和生产进度的延迟,不能及时填补九九式舰爆的空缺。
九九式舰爆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已显落后,损失与日俱增
“彗星”高速舰爆成为了替代九九式舰爆的下一代舰载俯冲轰炸机,但由于研制和量产进度拖延而未能尽早装备一线部队
在“彗星”还没有抵达前线的这段时间里,用挂载炸弹的、具备超远航程的零战充当攻击机,成为了看似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原日本海军第二航空战队参谋奥宫正武回忆道:
“南太平洋海战(圣克鲁斯海战)期间,战斗机大部分都顺利返回,但舰爆未返回的数量很多,现在想来这应当是战斗轰炸机运用思路最初的起源。”
圣克鲁斯海战期间,第二航空战队的旗舰:航母“隼鹰”的第一波攻击队中,编入了九九舰爆17架,零战12架。在对美军航母“大黄蜂”的攻击完成返航后,零战无一损失,而九九舰爆则被美军的F4F战斗机追击围攻,9架被击落,2架在水面迫降,共计损失11机。
1942年10月26日上午,圣克鲁斯海战(南太平洋海战)期间,一架九九式舰爆正朝着美军“大黄蜂”号航母俯冲而下
零战与九九舰爆的损失比率差距之大,让日本海军的航空参谋们开始正式思考“战斗轰炸机”的用兵法。圣克鲁斯海战结束后,重新编成、训练的第一航空战队以标的舰“摄津”为靶舰,让挂载炸弹的零战进行对舰轰炸训练。
困难的转型
但是,零战转型为战斗轰炸机,将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