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处置基本信息
实现乡镇就地垃圾处理点基础信息管理,包括编号、名称、位置、负责区域、面积、负责人、配套设备信息等。
员工基本信息
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库,记录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工作区域等。
1.1.2.2 基础信息分析与管理
通过数据库管理和对基础信息的增、删除、修改和查询,对各类基础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趋势分析:根据各项基础信息的变化情况,进行纵向时间尺度的趋势分析,分析内容可以包括参与分类的村数、参与垃圾分类的人数、分类参与率指数、分类收运车辆数量、堆肥室垃圾处理能力、不同岗位从业人员数量等,分析掌握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对比分析:结合各类分类相关信息的隶属关系,可对不同区域(如区、镇)开展垃圾分类的村庄数量、参与垃圾分类的人口数量、垃圾分类参与率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直观地比较和评估不同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投入和实施情况。
1.1.2.3 基本信息的可视化展示
利用WEBGIS技术,将垃圾分类相关设施、设备等基础信息可视化。
基础信息GIS展示:GIS集中展示各类分类相关基础设施的分布情况,包括分类村庄、现场处置点等。
分析信息的GIS展示:在基础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分布情况,实现各类分析信息的GIS展示,并能直观呈现和对比各类基础信息的变化情况。例如,区域内分级村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分级村分级人口数量和参与率的变化情况,均可在地图上进行对比展示。
1.1.3 分类与征集管理 1.1.3.1 征集记录管理
分类追溯管理
每个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都配备了一个分类垃圾桶标签,标签上记录了住户的信息,用于垃圾收集人员收集垃圾时的身份确认和收集记录。
收集记录
收集居民垃圾时,收集人员用手持设备扫描标签,确认居民身份,估算现场垃圾数量,评估分类质量,形成收集信息,信息自动上传至系统平台,系统生成分类收集记录,包括收集点代码、所属村、所属居民、垃圾种类、重量、分类质量、收集人员、收集时间等信息。
图:收运记录管理
积分兑换
系统根据采集记录,按照居民分类的数量和质量自动累计积分,记入居民账户,形成积分记录。
1.1.3.2运输过程监管
在分类收运车辆上安装GPS,实时采集车辆所在位置,了解垃圾收运进度及垃圾去向。
运行轨迹追踪可实现车辆历史运行轨迹的查询与回放,系统以图形化地图的方式回放车辆运行的整个过程,方便车辆监管。
图:实时车辆监控
1.1.3.3 收集统计
系统根据收运数据记录,自动汇总统计区域分类收运情况,集中显示区域分类收运情况,统计已收运及未收运数量。
区域每日收集汇总报表:以区域(如村)为数据单位,展示各区域收集情况,例如某区域应收集100个垃圾桶,实际收集了多少个,未收集多少个?
车辆收集统计:以车辆为统计单位,了解车辆收集情况,车辆应收集区域、垃圾箱,以及实际收集情况。
收集明细报表:对已收集的垃圾桶进行明细报表,并按时间维度对未收集的垃圾桶进行报表,实现收集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管理及违规(未收集)情况的统计。
图:分类收藏管理
1.1.4 现场处置监督
建议采用有机生物处理设备处理农村可降解垃圾,利用高温好氧发酵的原理,将可降解垃圾转化成有机肥,就近处理。
有机生物处理设备集自动进料、混合物料分布脱水及同步脱油、混合物料破碎、连续生物发酵及生物除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可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等资源化物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该设备集智能控制与远程监控系统于一体,可实现自动化运行、实时数据监测、采集、存储、监控及无线传输,设备性能、噪音、污水等环保指标、产出肥料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1.4.1 测量监督
就地处置设备可以计量每一次物资的投入和产出,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村庄就地处置设备每天的物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实时计量和监督。
图:现场处置设备实时数据
1.1.4.2 视频监控
现场垃圾处理场安装有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可以远程实时查看各个垃圾场的状况。
对分类收集人员进站后的二次分拣、分类倾倒等操作进行实时监控,规范其工作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自由切换垃圾站点,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进行查看、截图留证。
1.1.4.3设备运行监督
该设备对现场处置设备的状态、距顶高度、温度等关键运行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系统可设定预警值,当运行指标超过预警值时,系统自动报警。管理人员可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责任人员,以便及时到现场查看、解决问题。
1.1.5 用户积分管理 1.1.5.1 积分分配规则配置
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配置积分规则,积分规则包括垃圾种类、积分来源(活动、投放等)、积分类型(按时间积分、按数量积分等)。
图:积分规则配置
1.1.5.2垃圾分类点管理
正确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居民,按照积分规则可获得一定的积分,系统生成积分记录,并对不同来源的积分进行统计和管理。
图:积分记录
1.1.5.3 积分兑换管理
设定可用积分兑换的物品,并在微信平台上公布结果,方便居民查看、兑换。
对居民积分兑换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兑换物品、积分使用等,方便清点奖品库存,实现居民积分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1.1.6 分类结果统计分析 1.1.6.1 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分析
根据垃圾分类收集数据记录,总结分析垃圾分类情况。
收集情况:汇总统计各级区域(乡镇、村等)分类收集(已收集、未收集)数量、收集率,通过柱状图等方式比较各区域分类收集率,并按照不同时间尺度(如周、月、季度、年等)进行统计分析。
分类质量:实现对各级区域(乡镇、村庄等)居民分类质量的汇总统计和占比分析,以饼状图、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分类好、差的居民数量及占比,掌握区域内垃圾源头分类质量总体状况。按照不同时间尺度(如月、季、年等)和不同区域尺度(如镇、村庄等)进行汇总展示。
图:垃圾收集及分类质量统计分析
1.1.6.2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情况分析
根据分类收集时评估的居民分类垃圾量,对各村、各居民的垃圾分类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生成统计报表、进行图形分析。
统计报表:汇总各户参与垃圾分类的量,可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如周、月、季度、年等)进行汇总统计,也可根据住户姓名、所在村等字段进行查询。
名次对比:通过柱状图等形式,对各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量进行对比排序,集中展示排名靠前和垫底的居民,为建立奖惩制度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垫底居民的宣传教育。排名可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如月、季、年等)进行,并可按照每个社区进行展示。
1.1.6.3 家庭垃圾减量结果统计分析
根据各村垃圾站垃圾量统计数据,分析各村、乡垃圾减量成效。
减量结果趋势分析:汇总统计各级区域(乡镇、村庄)生活垃圾减量情况,以图表形式呈现减量结果趋势,可按不同时间尺度(如月、季度、年等)呈现统计数据。
1.1.7 移动APP支持
1.1.7.1 移动操作
分类收藏
收运人员在每户收集垃圾时,通过名单选取的方式收集居民信息,估算垃圾量并进行分类评估,形成收集记录,并通过GPRS数据传输模块完成信息上传。
1.1.7.2 移动监管
通过移动督导系统,垃圾分类一线管理者可以实时查看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和数据统计。
信息展示分类采集
各分类收集点的收集状况以表格、GIS等形式直观实时展示,不同垃圾收集状态在地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注,如红色表示等待收集、绿色表示已收集,并进行汇总统计,查看区域内垃圾收集率。
收运车辆监管
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垃圾分类收集车辆所在位置,了解分类收集情况,并可查询、查看车辆行驶轨迹,了解人员工作状态及垃圾去向。
图:车辆历史轨迹
1.1.7.3 移动管理
通过移动管理,管理者可以快速查看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情况的汇总统计,方便管理人员查看分类收集率等指标。
居民参与统计分析
通过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各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包括参与率、分类质量准确率等。
源头减量成果分析
通过终端计量,实现各就地处置点源头处置量的统计,通过移动终端可快速查看统计报表,及时掌握各村源头减量成效及垃圾分类对比情况。
请复制以下链接下载完整解决方案
提取码:z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