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游戏是指公众通过移动网络下载或在线互动使用,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的游戏。移动游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社交互动性强,是移动游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手机的普及化、智能化,移动游戏的种类逐渐丰富,移动游戏行业逐渐受到手机处理能力、移动网络速度、存储容量、流量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移动游戏与传统客户端网络游戏、网页游戏的品类和价值差距正在逐步缩小。1、移动游戏类型:普华永道在《移动游戏行业洞察》中将移动游戏细分为两大类:移动网络游戏和移动单机游戏。移动网络游戏是需要连接互联网,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用户移动设备和Apps为平台运行的MMOG。典型游戏有:我叫MT、刀塔传奇、雷霆战机、天天酷跑、放手三国、部落冲突等。 手机单机游戏是指可以脱离互联网独立运行,不需要特殊服务就能正常运行的游戏。典型作品有:疯狂小鸟、保护胡萝卜、神庙逃亡、植物大战僵尸、开心糖果粉碎传奇、捕鱼大师等。根据91无线发布的《手机网游发展趋势报告》,手机游戏的主要类型有角色扮演类、回合制角色扮演类、策略卡牌类、棋牌类、策略类、动作冒险类、模拟养成类、休闲解谜类、塔防类、射击类(俯视、卷轴类)、第一人称射击类、体育竞技类,共计12种,其中回合制角色扮演类和策略卡牌类是最重要的游戏类型;2、我国手机游戏的发展历史:我国手机游戏的发展经历了十余年的漫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03年之前,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使用。2003年之前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但当时消费者对于手机游戏并没有明显的需求,也没有什么商业模式可言。很多时候手机内置的游戏都是手机厂商为了增加手机卖点而直接提供的。早期最流行的游戏是贪吃蛇,一款纯单机游戏。从诺基亚6110开始,大约有4亿部手机内置了贪吃蛇游戏,成为历史上传播最广泛的手机游戏之一。N-Gage是诺基亚开发的手机游戏平台,与后来的App Store的平台设置非常相似。游戏开发者可以在N-Gage上开发或移植手机游戏产品,用户在免费试用后再决定是否购买。N-Gage还支持用户之间的互动聊天,加入排行榜。 但由于移动网络不能很好地支持手机游戏下载、支付渠道不成熟以及没有注重开拓新市场等原因,N-Gage表现并不理想,最终被迫关闭。2、2004年至2007年,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一些画面简单的彩色手机游戏开始流入市场,这类游戏大多采用JAVA语言编写,所达到的效果要比上一代的贪吃蛇等手机游戏好很多。用户通过一条定制的短信,就可以将游戏下载到手机上,充分刺激了数亿手机用户。在用户的热烈支持下,众多SP公司(掌上灵通、空中网)趁机进入市场。
由于当时手机游戏的商业模式过于简单,只要用户下载游戏,手机游戏开发商就能获得收入,而手机游戏开发商并不负责游戏体验。大量名不副实的手机游戏逐渐充斥市场,只要用诱惑或误导性的图片和文字进行推广,就能获得数十倍于成本的利润。 3、2008年至2011年,随着iPhone的诞生以及其开创的触屏风潮,不仅彻底改变了用户操作手机的体验,还将手机游戏从实体键盘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了键盘之外的全新“触控”玩法。如果说iPhone的高昂价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那么Android填补空白的机会则完成了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最后一击。 当然,SP模式的破产和应用商店模式的兴起,让手机游戏行业逐渐由无序走向有序,移动互联网让智能手机成功培育出一大批“埋头苦干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触动科技、万世、乐游等创业型手游公司争夺龙头地位时,腾讯等传统游戏巨头也开始在手游行业布局,他们这一阶段的作品如《三国塔防味传》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相比于端游巨大的红利,当时手游的商业前景并不是特别诱人。但巨头们显然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即将爆发,不管怎样,都需要在“手机游戏”这个重要领域有所动作。4、2012年以后,以手机游戏为代表的移动游戏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相关政策、经济层面为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大批产业资本、企业、从业者纷纷进入手游领域。 手机游戏逐渐成为最赚钱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手机游戏用户的快速增长使其价值日益显著,带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千家手机游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导致游戏渠道商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产业链的较高位置,手机游戏产品的落地成本也急剧上升。目前,我国手机游戏竞争日趋激烈,游戏各个环节涉及的链条都在发生变化,从上游到下游包括开发商、发行商、渠道运营商、终端玩家等,产业链发展日趋成熟,利益关系也愈发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