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据《晋书·乐光传》记载,西晋著名学者乐光请大文学家潘岳为他写一篇文章,潘岳让乐光把思路完整地告诉他,然后他就开始动笔,最后写出了当时著名的《呈请太尉辞去河南巡抚上书》。当时的人读了这篇文章,评价乐光“此人如镜水,透云雾见青天”。
“云开日出”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常常想,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就像潘岳与乐光,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需要借助科技的“写作风格”去呈现,才能最终达到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效果。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信息和数据,原本它们各司其职,互不相通,但如果通过创造性的技术手段将它们连接起来,将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力量,这是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也是最近科技界热议的话题。
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技术方案是中国独有、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一是AI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二是OpenHarmony。
(深圳市凯虹数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EO王成录)
6月11日,在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上,深圳凯虹CEO王成录博士发表题为《打造开放和谐高地践行数字中国》的主旨演讲,强调数据是数字中国演进发展的关键,统一、开放、安全的数字底座是实现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的技术核心。
我们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讲一下开源鸿蒙的发展,鸿蒙的产学研实践,以及这些探索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意义。
或许可以说,开源的鸿蒙给这个充满不确定性时代的数字中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数字中国的梅特卡夫定律
开源鸿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诞生、发展和未来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开源鸿蒙诞生于数字中国的号召,并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而不断释放更大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的核心在于三点,即由人口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数据密集型转变、由粗放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依赖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向数据红利、经验红利、信息红利转变,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传统生产要素难以替代的。
因此,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把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升级转型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明确的国家战略。
在政策引导和产学研用推动下,我国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优势取得长足进步,“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数据市场正朝着加强开放、加速流通、深挖数据要素富矿的方向前进。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释放数字中国的数据红利呢?这里需要提到互联网时代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该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连接的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其实,一份数据就是一个节点,一个企业、一片农田、一个码头都可以是一张有效连接的网络,而神州数码就可以是这些网络连接的集合,其网络价值巨大到难以估量。
只有当数据作为最基本的网络节点高效、深度地连接在一起,数字中国的梅特卡夫定律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但现实中,这种数据对接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曾经到过一个煤矿,矿上的工程师告诉我们,矿井里有上千种设备,几百种操作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并不互联互通,数据不兼容,即使两台相邻的设备需要联动,也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
矿井很好地体现了数字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信息缺乏、连通性差以及数据孤岛众多。
而着手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数字中国发展最迫切、最有价值的选择。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指出数字中国建设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建设要求: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主动脉,畅通数据资源流通。
开源鸿蒙是促进数据资源流通的重要工具。
开源鸿蒙,一个解决方案
今天,大家都知道开源鸿蒙的原子化、软总线化。但如果我们把视线从技术上升到产业价值,就会发现开源鸿蒙自始至终瞄准的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能够发挥长远作用的解决方案。
早在 2016 年,移动互联网就带来数字化新浪潮,全球化蓬勃发展。但当时,有识之士已经看到,打破固有的数据鸿沟不仅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突破的核心机会。当时,王成录在华为带领团队开始研究鸿蒙系统时,就将鸿蒙的基因定位为希望用一个系统满足所有设备的需求。今天,这个目标依然没有改变。
在自主创新任务愈发艰巨、神州数码建设持续推进的今天,开源鸿蒙的价值才刚刚显现。王成录认为,开源鸿蒙主要有三大特点:一个体系,适用于所有硬件设备;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所有设备可以灵活组合成一个超级终端;开发者可以基于分布式应用框架,一次编写逻辑代码,即可部署在多种终端上。
通过这样的价值创造,用一个系统去满足所有设备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完备性要求,从而把无数的数据串联起来,重新把矿山、港口、道路的信息、设备和人连接起来,实现数字中国独有的梅特卡夫定律。
在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上,王成录表示,面对众多设备之间产生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孤岛”,统一开放的安全数字底座可以实现完整安全的数据上报和高效灵活的业务开展,而开源的鸿蒙本身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显然,开源鸿蒙瞄准的价值是当代的、民族的,它的落地点不仅仅是一套独立的操作系统,也不仅仅是一些典型场景的智能化提升,而是能够普适性、规模性地解决数字化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比如历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交流电等技术带来的普适价值。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王成录认为,开源鸿蒙本身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它不是一个单设备的系统,单一设备的替代对它来说只是一小步,未来它会在整个万物互联时代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探索开源鸿蒙的价值上,深圳凯鸿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为更多开源鸿蒙生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提供了思路和示范。
王成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深圳凯鸿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把基于开源鸿蒙的凯鸿OS延伸到尽可能多的设备终端,在尽可能多的设备和场景中充分发挥开源鸿蒙的价值,为更广泛的生态发展奠定硬件生态基础。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凯鸿OS已经在工业无人机、机器人、灯杆等设备中有所体现。二是不断验证和优化开源鸿蒙的设计思路,即打造一个凯鸿数字底座,一个系统来管理所有的服务,推动开源鸿蒙的场景化落地。目前,深圳凯鸿已经在智慧城市、智慧港口、智慧医疗等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开源鸿蒙,成为来自技术的答案,成为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中的坚实解决方案。
东方的朝阳照耀着紫色的马路
开源鸿蒙的实现以及深圳鸿蒙的产业实践如今早已脱离了产业构思和技术验证的阶段,真正走向了工厂、走向了田野、走向了辽阔的中国。
这里我们可以聊聊我们与开源鸿蒙的两次意外邂逅,和大家分享“原来这个问题鸿蒙也能解决”的惊喜。
去年夏天,我们参加一个大型港口的智慧港口建设活动,偶然遇见了两位在现场测试新设备的工程师,一位是港口的,另一位是深圳凯虹的。
据介绍,他们目前正在基于开源鸿蒙进行设备检测调试。原来这种检测需要巡检人员在深夜巡检时频繁用手机拍摄设备照片,还经常遇到码头信号差等问题,十分不便。另一方面,个人手机上安装的巡检APP也存在数据安全隐患。基于开源鸿蒙的设备检测解决方案,只需轻轻一触,即可读取待检设备数据,并自动完成巡检流程,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目前,深圳凯虹已探索出系统化的智慧港口解决方案,例如在港口吊具上,可基于凯虹OS形成港口智慧大脑,实现对吊具状态的远程掌控和一目了然的了解。
还有一次,我们去西部一家高速公路的建设公司参观,他们告诉我们,为了节省电力,一些车流量较小的高速公路隧道,不得不雇佣附近村庄的老人来守卫,在车流量不大的时候关灯、限电。他们想知道,能否利用开源的鸿蒙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及隧道中更多的智能化需求。
所谓高速公路的数字化,关键在隧道。深圳凯虹与江西交投集团打造的数字隧道场景,将凯虹OS系统的自组网、应急处置能力、局部闭环能力融入到隧道管理中,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传感器连接起来,让隧道报警的准确率提高一倍。
展望未来,王成录认为,推动开源鸿蒙以及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挑战在于人才。他说:“挑战不在于技术,不在于解决方案,而是在于我们缺少人才。我认为人才是生态发展最重要的挑战。技术本身没有挑战,这些挑战基本都已经解决了。”
为破解这一挑战,深圳凯鸿大力覆盖中小学、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高等教育全教育链条。深圳凯鸿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信息技术学院等高校共编开源鸿蒙教材、开展教学、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为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并与乐居、点猫科技等联合打造开源鸿蒙教育机器人及课程培训,推动开源鸿蒙技术素质教育发展。
从多方面看,开源鸿蒙正在被打造成为神州数码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引擎,其独特的技术、产业、生态价值将助推神州数码高质量发展,而神州数码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将滋养开源鸿蒙事业,以旺盛的需求驱动开源鸿蒙蓬勃发展。
王成录认为,中国开源鸿蒙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那一定在中国。
逆全球化的阴云终将被驱散,数字鸿沟的问题终将被解决,数字中国必将迎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