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注:张傲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学历,2017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第一名(工学硕士),目前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研究生。他在网道论坛和知乎的清华板块分享过很多实用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网道论坛ID为DhunterAO)。
初试成绩为英语83分、数学126分、政治60分、专业课912分103分、初试372分。
我从3月份开始准备复习,8月份开始高效复习,历时5个月,复习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省时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冲过考研前最后几个月。
本文旨在总结作者去年考研的经历,归纳出一些常备的方法,供后人借鉴。
1.选择考研
大学三年级,大家都需要开始做决定了:考研还是考研,工作还是出国。大学两年下来,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副牌,留学用GPA和托福雅思,考研用年级排名和竞赛积分,找实习、准备工作用项目经验。不是没有牌就算赢,而是牌越多越好。算下来,牌好的人大多出国或者考研,牌少的就只能工作或者考研碰碰运气了。
考研有风险,报名需谨慎。
考研自成一格,有人一试成名,有人挫折后勇往直前,也有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我见过不少考生一边工作一边考了两遍、三遍,甚至四遍,按理说,越复习越有信心。然而他们往往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听到过“除了考研,我还能做什么?”这样无奈的话。毕竟,他们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光环,没有哪家公司会赏识考研失败者的简历,所以他们只能年复一年地做着逆袭的梦。
我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是的,没有挂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大三刚开始的时候,我思考了一下自己以后的路,看着教务处网站上红色的成绩单,在百度搜索框里输入了“计算机专业考研”几个字。
选择考研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光辉之路。在浏览了一天的考研论坛(如网导、考研帮、天勤等)并看过很多走过的人的光辉经历后,我还是选择去食堂吃点辣椒去除鸡汤味。各大论坛都有成功或失败的前辈告诉你考研有多光辉。不像考研大四那般白白浪费一年(回头看看还在床上看直播笑得傻傻的室友),不像本科求职那般不做不喜欢的事情(想着考进决赛年薪45万的大佬们),不像……总之,你考研是对的。 还有许多失败告诉你青春无悔,要努力拼搏。还有各种每天只睡x小时(x小于等于6),看书看到y流血(y包括但不限于流鼻血眼血),每天坚持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吃z(z全是面食,没见过肉)。总之有点像苦逼比赛。当时就想,要是让我写的话,一定写正常人的作息。
2. 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
考研选择学校和专业也是一大难题。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跨考,几乎全部跨到了金融和计算机方向(去年北航经管学院的一位学生成功跨到了清华计算机学院,而且第一考的成绩比我还高,真是让人无语)。但不要以为有这么神奇的案例,跨考就很容易了。这一次成功的跨考背后,也许还有100次无法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跨考失败。
选择学校也是重中之重,先不说学校包庇歧视其他学校的各种言论是否属实,毕竟如果是学校老师出题,那学校学生肯定没上过课,但期末考试还是会忍不住做很多学校老师出题的。所以报考清华完全不用担心,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一个清华研究生考上清华的,都是其他学校的。我在北航和清华之间犹豫了两三秒,主要原因是怕再吃几年北航食堂饭,自己对科研就没兴趣了。
选择学校,一定要去目标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查看往年或者今年的招生名额,考试范围,比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考试号是912,内容是算法与数据结构(70分)、计算机组成原理(30分)、操作系统(30分)、计算机网络(20分),在各大论坛上看看当年考上该学校和该专业的先驱先烈的经历。然后把自己的判断和你对目标学校的判断进行对比,最好是选择你认为稍微费点力气就能摘到的果子。考研基本不会选择比本科学校低一个级别的学校,当然选择同一所学校更有把握。所以一般来说,都是在同一所学校和高一所学校之间进行选择,风险看个人能力,收益看目标学校,你可以算一下怎么选择,期望值要高一点。 很多人也问过我这种选择的问题,我总是建议做出安全的选择,因为敢于冒险和挑战的人不需要问别人。
3.时间规划
第一个领悟: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二个领悟:期限是第一生产力。
下面说一下考研整体的时间规划,我个人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次复习占了40%~50%的时间,任务就是把除了太难掌握的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一切都是开头难,中间难,结尾难,开头难就是很多知识点其实都忘了,更别说用来做题了。所以跨考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年vs四年那么大,最多也就是一年vs两年。说完了难,当然要说解决办法。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读了三年书的学长,复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不会的东西,如果你把自己当成刚入学的菜鸟,复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惊喜。
第二次复习占了20%到30%的时间,任务就是通过做题来填补空白,把第一次复习中薄弱甚至遗漏的知识点补上。中间的难点其实就是心态:“我都开始复习好几个月了,好羡慕其他同学睡觉吃饭玩”,“想想几个月后就要考研了,我为什么不休息一天”。主要的懈怠心态就是以上两种。这时候我的建议是抽出一段时间多睡一会儿甚至中午玩一会儿,晚上早点睡,但是早上不要起晚。一来晚起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恢复生物钟,二来玩了一天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调整回考研的紧张状态。但这时候不能一味给自己压力,也不能给自己打鸡血。 坚持到考研结束很难,过度给自己压力后,可能会自我放弃反弹,甚至过劳导致生病。所以当身体或精神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自己。最好的放松方式就是多睡觉。选择中午和晚上的时间,是因为你自己可以把握好这些时间,不会让身体养成懒惰的习惯;
第三次复习占了20%到30%的时间,任务就是做真题,尽量进入考试状态。一套卷子有多少题、多少时间、多少分,什么时候做到什么位置,放弃什么题,什么时候开始查,都是这个阶段需要自己去了解的。其实就是把高中三年磨练出来的高考应试技巧转移到考研上来。不要小看或者鄙视这个应试技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你考试最优质的部分。高考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我几乎都忘光了,但是考试中该如何选择做最后一题还是查一次的经历磨练出来的果断性却还留在我身上。
每个阶段都会设定一些结束日期,比如某一科目或某项教辅必须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对于这种计划,建议根据你最初的进度计算出一个日期,然后再加上20%的时间。比如你开始每天做20页数学教辅,一个月做完600页是不现实的,你应该加上五天到一周的缓冲时间。因为开始做教辅的时候热情是最高的,而教辅的开头通常难度较低。除了整体计划,还应该有更详细的月度和周度计划。每周完成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制定后续计划,调整当月的月度计划。如果计划太紧凑,你会不断打破自己的计划,从而导致强烈的挫败感,进度进一步下降。 如果计划太过轻松,就会觉得今天休息一下就好了,导致计划完成后没有成就感,后面的计划也会变得很紧,甚至无法完成计划。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制定出恰到好处的计划,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变化不断制定新的周计划、月计划,这些都是对整体计划的贡献。
4. 作息计划
相比于整体的时间规划,作息计划因人而异更多,每个人都有自己高效的时间段。比如我下午和晚上效率比较高,就不需要制定早睡早起的作息计划,而是选择晚睡晚起,中午睡个午觉,让下午更加专注(具体睡眠时间为24:00~7:00,12:30~13:30)。如果你需要早起去图书馆找座位或者只是觉得早起精神饱满,那你就要制定早睡早起的作息计划了。至于需不需要睡午觉、睡多久,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需要根据平时的习惯或者尝试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给最需要动脑的科目,一般是数学、专业课。
除了必要的睡眠时间和吃饭时间,尽量减少社交和其他杂务的时间。考研期间,我的社交圈仅限于一两个备考的同学,考研之余,只有学校里必须参加的课程或活动,我才会离开图书馆。杂务不仅占用时间,还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专心学习2个小时,比学习1个小时,处理其他杂务,再回来学习1个小时的效果要好。
以下是我当时的日程安排:
07:00~07:30起床、洗漱、吃早餐
07:30~08:00 背诵100~200个单词(主要是为了等图书馆8点开门)
08:00~08:30 开始复习昨天的错题和生词,最后一个月把昨天背的作文记下来,背一篇新作文(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学习和复习昨天学的一些东西,不需要太难,但能让你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08:30~11:00 是一段学习时间,专门用来复习一门学科或者之后做模拟测试。(一段学习时间可以保证思想集中在一门学科上,但长期学习一门学科可能会产生无聊和疲劳。所以如果是数学或者专业课,课间休息时间可以穿插背单词和政治知识点。如果是英语或者政治,课间休息时间可以用来看数学或者专业课的错题)
11:00~11:30 午餐
11:30~12:00 背诵100~200个单词
12:00~12:30 检查早上做的题答案,复习早上的错题。(及时复习错题,我曾经试过把前一天做的错题做一遍,发现早上做的题到晚上才记得很多。)
12:30~13:30 午休(午休时间因人而异,也可根据习惯安排其他活动)
13:30~14:00 去图书馆背单词、写论文(进入图书馆状态的方法是做一些不需要太多脑力的简单任务)
14:00~17:00 是整个学习时间,跟早上一样。没有固定时间,根据周计划灵活安排。(我个人比较适合数学,因为午休后大脑最活跃,思维最开阔,比早上的状态好)
17:00~17:30 晚餐
17:30~18:00 校园里散步、休息、背单词、写论文(这是一天中最悠闲的时间,用来放松。如果学校有美景,可以多走一会儿,也可以趁这段时间看看小说更新。总之上午和下午之间有午休时间,下午和晚上之间最好也安排一些时间,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效率)
整个学习时间是从18点到21点50分,和上午和下午的学习时间一样。
22:00~22:30 图书馆关门后,返回宿舍洗漱
22:30~23:50 背单词写作文,然后复习下午学的内容,重点做错题。利用空余时间做英语阅读。
除了初试的准备,复试的准备也需要掌握一些工作技巧,更多内容敬请期待,10月14日晚8点关注我的知乎直播:
后续还会有更多经验和实用信息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