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写一些游戏方面的回忆,今天就不一般的写写我用过的手机吧。
我一直觉得我用的手机比较特别,第一部手机是经理送的NOKIA8110,你可能会说经理很大方,其实是经理丢弃的手机,也很不错,当时经理送了我盒子、说明书、充电器等,还有手机和两块电池。
这款手机堪称经典,是《黑客帝国1》中尼奥使用的手机。
但我对它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一根大香蕉,驼背的,因为它的身体是弯曲的,就像一根大香蕉。
两块电池,一块原装的,组装的又厚又驼背,一块是电池组,虽然薄了很多,轻了很多,但是待机时间还是跟原装一样长。那时候还没有锂电池,都是镍氢、镍铬的电池,所以体积都比较大。
这个手机太旧了,短信都是英文的,不能接收或发送中文短信。
因为这款手机实在太经典了,所以诺基亚在多年后才复刻了它,而且这个颜色看起来更像是一根香蕉。
后来我人生中买的第一部手机是爱立信的R310三防手机,带有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天线,被人形象地称为大鲨鱼。
据说这款手机防水、防震、防尘,据说下海也可以戴!我没戴去游泳,却当着同事的面,拿着手机在水管下用自来水冲洗,故作镇定地说:手机脏了,得洗洗!同事们都惊呆了……
这是一部好像用了不到一年的三防手机,冬天的时候不小心从腰部高度摔到地上,里面的液晶屏幕就碎了……
后来我买了世界上第一部横式手机NOKIA 5510,也是全键盘手机,需要双手操作。
这款手机当时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有64M的存储空间,可以播放MP3音乐。
看起来不错
当时64M的U盘还是挺贵的,这手机听歌打电话都能用,我就猜想它应该可以当U盘用(没拿到手之前还怕拷贝不了文件,还想着能不能改个后缀名就能拷贝,结果拿到手之后证明我多虑了,别说能随便拷贝文件,关键是存储量太小连MP3都拷贝不了),完全满足我的需求。
我当时去中友百货,花了1700元左右买了这款手机,还送了原装电池。
从此以后我开始在上下班的路上听音乐,不再单调了。
64M在当时已经算是正常且宽裕的配置,实际可用容量只有60M,但始终不够用。为了能放更多的歌进去,我在《电脑新闻》上了解到一款叫MP3pro的软件,能把原本的MP3文件压缩到接近原容量的一半。我开始频繁地拷贝诸如串音之类的长音频文件。
那段时间,我很喜欢买《网民世界》杂志(我曾经写过一篇《卖报刊的冷饮店》谈报摊的消失,提到了一些杂志报纸),有一期是宣传《校园民歌2002》的,里面有好几首歌的demo,我下载到手机里,听了无数遍。
2000 年的 E3 展会上,小岛秀夫的《合金装备 2》预告片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我把预告片的音乐复制到手机里,每次听都能感受到画面的紧张感和大片感。当时有个女同事,刚大学毕业来上班,是个东北女孩,但性格很书生气,不爱大声说话。她听了这段音乐后告诉我,她能听到枪声、野兽的嚎叫、交响乐。这是哪部电影?看来这个预告片的剪辑和配乐真是高超(小岛和哈利的合作也是传奇)。
我永远记得假期前一天晚上,我坐上一辆小巴,准备回父母家。车程将近一个小时。我坐在车里最里面的座位上,听着手机里播放的刘宝瑞的相声《黄半仙》。一路上,我不时在心里微笑。那一晚真的很美。
发短信用双手大拇指操作也非常快,其实这款手机在当时也算是另类,因为大家都用九键输入法,能用双手操作的全键盘手机并不多。
在我的印象里,短信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普及的,相比于手机通话每分钟40-60美分的双向收费,短信只需10美分,对接收者免费,而且没有漫游费,自然受到人们尤其是学生的欢迎。
那个东北女孩喜欢用她的3310给她的朋友发短信。
我还记得一个场景。那是冬天,办公室里虽然有暖气,但并不太暖和。她经常把外套和帽子戴在头上,双手插在口袋里取暖。冬天,人不爱动。她也低着头。过了一会儿,嘟嘟的短信声响起。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又把手机放回口袋里,盲打短信。
这也是实体键盘、九个键的优势,当年我也是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打短信,一手看着路。(我不是炫耀,现在试试用没屏幕的触控手机,当然,你还是开车,别干别的事。)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触摸屏操作,我侄子已经不习惯我使用九键输入法了。他很擅长使用全键盘输入法,但九键输入法却不会。他说他经常输入错误,总是漏掉字母或少按几个键。这可以清楚地区分这一代人和那些使用过实体键盘的人。
短信的普及也终结了传呼机的使用。既然你可以自己打字,为什么还要打电话叫人打字发信息呢?
这就如同智能手机兴起,网络短信、微信消灭了1毛钱短信,虽然它们没死,但你我一年都不会发短信吧?
我见到的第一部彩屏手机是同事用的三星SGH-T100,4096色的屏幕,比诺基亚的单色屏幕色彩鲜艳多了。
慢慢的,手机开始进入智能时代,哥哥跟我聊起了诺基亚的Symbian S60系统,提到了诺基亚第一款游戏手机N-GAGE。
当时7650上首次搭载了S60系统。但是当时7650多少钱?肯定在四五千元左右吧?那是20年前的事了。
我哥们说,相比较而言,N-GAGE应该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搭载S60系统的智能手机了。
有一天,哥哥下班后约我去西直门南大街的手机街逛逛,如今这条街上再也没有了买卖手机的辉煌。
我找到一家小店,老板是个女士,说明我的目的后,她就拿出了这款传奇游戏手机。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最后以一千五、六百元左右的价格卖了出去,还说配件盒齐全,还大方的送了我一块拆开的另一部手机的原装电池。
哥哥让我先带回家研究一下,于是我就开始在网上学习有关S60系统的各种知识。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款手机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所以手机中没有内置中文功能。
幸好还有Q9输入法,这是香港九方科技研发的输入法,又叫Q9输入法,安装它之后手机里就装上了汉字库。
但手机的固定位置还是英文的,比如“MENU、CONTACTS等”只能在短信或者软件中显示中文。不过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可以发中文短信了。
前几天跟师兄聊天,他也说这个输入法的笔画输入很好用,三个键就能打出一个字,但是重码太多,候选字要翻好几页才能选出来。因为我不会笔画,所以不太懂,不过看了介绍,说这个输入法容易掌握,所以香港的小学生都是先学这个输入法,再学仓颉输入法。
师兄提到,因为这款输入法是付费的,所以安装在手机上之后只有几天或者七天的试用期,到期就需要付费,或者要重启手机重新运行试用版。说起来,我还真忘了,因为那时候手机的电池大概能撑一周,如果电量不够,还可以换一块。那时候,我也有设置手机早晚自动开关机的习惯,所以就忘了这个输入法其实是要收费的。
经典的内置壁纸应该是你第一次打开电脑时的这个
我研究了N-GAGE一个星期,就把它还给了弟弟,我开始对它产生兴趣,第二个月我就直奔西直门,买了这部手机。
第一次用智能手机之后,就开始下载很多软件。手机自带的内存卡不够用了,就和弟弟直接去中关村买了一张256M的MMC卡(应该是兼容现在的SD卡槽的,但是由于读写速度太慢,已经被淘汰了。在手机上格式化这张卡要花好几分钟,所以后来我买PSP用的2G内存条的时候,以为要等很久,结果格式化只需要一两秒。)
我当时买的这个PQI品牌,包装一模一样
有了(当时的)大容量卡,这部智能手机实现了很多功能,第一就是看书,一开始下载的txt格式的电子书不能直接阅读,打开都是乱码,必须把编码改成utf8才能挽救,才能正常显示中文。
从此以后,我利用上下班途中或者业余时间阅读了很多好书和坏书。
后来还用过一个叫掌上书院的软件,支持UMD格式(不是PSP格式,只是名字一样),很像现在的电子书APP,有在线图书馆等功能。
用这个软件看恐怖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死亡亲身经历》三部曲,虽然是网络小说,但作者“骑猪逛超市”(看笔名就知道不落窠臼)营造的中式恐怖氛围还是挺到位的。
那时候,对于我们今天的朋友来说,一次充电就能使用手机一周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周里,手机不是处于待机状态,而是屏幕必须一直亮着。
当时我就跟朋友说,就算换手机,其他功能都无所谓,只要能看书就行。(不是我爱学习,只是当时真的没别的办法打发时间)
当时,掌上MP4还未普及,用手机看视频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智能手机上SMART MOVIE软件的出现,让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
使用PC版的这个软件把视频压缩成手机软件可以识别的格式后,就可以在手机上流畅的观看视频了。我压缩的第一个视频是SHE的《超级巨星》,在手机上播放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更重要的是,当时压缩视频的速度还不慢,比起后来PSP的压缩视频,简直是快到极点了。
我把《我爱我家》的视频压缩包,在公交车上拿出手机,看着欢快的《我爱我家》歌曲,不时发出笑声。我发现车上大多数人都表情呆滞地看着窗外。我心里有点自豪,那种“我有你没有”的狭隘感觉再一次得到了满足。
自从我用N-GAGE看书之后就很少听音乐了,所以对这个平台的音乐播放器没有太多的印象。
说说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的两款软件,一款是“Bedo Radar”,会用GPS定位你的位置,然后可以在软件里的地图上发表感想、交友、拍照,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基于真实地理位置交友互动的通讯软件。
很多年后,PSV 上出现了“附近”功能,可以显示哪些 PSV 玩家去过某个地方,玩过哪些游戏等。我当时觉得这很神奇,会经常拿出自己的 PSV 看看那里有没有玩家。现在想想,早在 20 年前,国产手机软件就有类似的功能。
另外一款是一款离线电子地图软件,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安装之后,可以下载某个城市的地图,然后搜索某个地名,软件会把地图放大,以轨迹的方式呈现你要去的地方。当时觉得这种呈现方式很科幻。
在没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的时候,我曾和朋友去广州,下载了广州地图,在完全摸不到头脑的广州,靠着这个软件帮我导航到了不少想去的地方。
后来,为了推广GPRS上网功能,中国移动推出了10元包月不限流量套餐活动。那时候,你经常要等到月中才能花5元试用下半月。听起来很牛吧?不过不得不说,这是2G速度……
当时中国移动把网络推广成“mo”,中国联通则推广成“wo”,这让我想起了马里奥和瓦里奥。(唉,瓦里奥好像很多年都没有正式的续作了)
很多移动网站也随之诞生,比如空中网、墨智网等。
想想我们现在在抖音上看视频,在手机上看资讯,和以前用2G网络浏览资讯、看小说、看图片等,不同时代提供的媒体方式本质上都是为了填充碎片时间,没有高低之分。
在开通GPRS包月的那段时间,我还在手机上装了手机QQ,还跟一个很潮很时尚的北京女同事炫耀,我的小时在线,随时可以找到我。(虽然现在大家都可以24小时使用手机QQ,但是都不用QQ了……)
诺基亚很多机型的手机更换外壳都非常方便,在手机市场就能买到个性的手机壳,不像现在的手机连电池都不能更换。
初代 N-GAGE 的后盖有绿色、灰色、黑色,此外还有来自第三方的许多其他颜色的后盖。
当时在市面上买了一个透明壳和水晶按键,装上去之后,尤其是在晚上,透明的手机按键就像五颜六色的灯光一样耀眼夺目。(土星骷髅机理念在手机上被完整继承)
我做的另一个改变是,我下载了一个软件,大概可以调用主板的底层指令,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甚至关闭。那时候,白天我会把键盘和屏幕灯都关掉,屏幕一点也不影响使用,大大延长了手机的续航时间。(其实没必要,因为续航本来就一个星期。)
当时用过手机的人都知道,当手机锁定时,背光会关闭,但是屏幕仍然会显示时间,并且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
当时还有个防丢失的软件,装上之后就隐藏了,手机丢了,别人捡到后打开手机插上自己的卡,就会自动给你之前设置的号码发短信,有了这个发短信的号码,你就可以找荆轲大叔来处理了。
因为是智能手机,我经常修改手机软件和系统,最后又不小心把系统里的字体文件删掉了,就无法开机了。
由于是水货,联系不上诺基亚售后,就在朋友的帮助下,去了玉泉营的手机市场,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和妈妈一起坐公交车,冻得我浑身酸痛。
到了现场,拆掉电池后发现诺基亚的主板上有几个触点,维修人员拿了几块看起来像电池的黑色方块,试着找找看哪个适合我的手机,这些方块连接着一根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脑的 USB 线,维修人员用刷机程序重新刷机后就恢复正常了,这和电脑刷 BIOS 或重装系统差不多。
图中红框处为闪烁触点
我不禁想,要是我有这个设备,其实在家就可以刷机了,不用出去花钱刷机了,当然这个设备应该很贵。
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手机的游戏功能呢,买手机的时候随机送了我一张正版游戏卡,我的是《托尼滑板》,我弟弟的也是。
这种卡带和现在的掌上游戏卡带十分相似,但其实际外观规格与MMC卡相同。
我想那时候大多数人手里都有游戏卡带的正版游戏吧?因为破解的数字游戏资源都可以在网上下载。
N-GAGE的屏幕为4096色,比后来的6万多色的6600要差很多,不过诺基亚应该做了一些优化,让屏幕色彩不至于单调。
我的一些朋友用的是6600,俗称Fat Six,也能玩这些破解的N-GAGE游戏,但是它的导航键是摇杆,自然没法和N-GAGE的方向键相比。
当时N-GAGE上有很多著名的游戏,例如《使命召唤》、《刺猬索尼克》、《细胞分裂》、《柯林斯赛车》等。
当时让我震惊的是,在这块小屏幕上能运行《古墓丽影》,看到的画面和土星上基本一模一样!当然,在经历了画面和游戏难度不友好的土星一代后,我并没有完成这款手机。
还有一款叫《魔法蚱蜢》的游戏也是由土星制作的,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伟大。
我觉得《拳皇》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移植作品,我经常打开它玩。
有一款 3D 版的《贪吃蛇》非常吸引我。屏幕上的所有元素都用 3D 线条来表现,甚至蛇的失败和消失都是 3D 的。我玩这个游戏很久了。
还有3D版的《上海麻将》,属于消除类游戏,需要调整视角才能看到相同牌的碰撞和消除,也是一款划时代的进化作品。
太早期的游戏很难找到,类似于这张图。
其实现在我对这个手机原生游戏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倒是对上面两个模拟器印象深刻。
一个 FC 模拟器和一个 GBC 模拟器。
那个年代,你可以在手机上玩小时候在电视上玩的红白机游戏,惊叹科技是多么强大,能把大屏幕带到你的指尖。
gbc模拟器上玩得最多的游戏是Driller,这个游戏操作简单,难度也高,我经常打开玩一会。
由于是S60V1系统,所以在这个平台我只装了这两个模拟器,只能说能运行,偶尔会出现掉帧的情况,不过只要能玩就没事。
说说N-GAGE的缺点吧,对于一款以游戏为卖点的手机来说,要换游戏必须关机、拆壳、拆电池、换卡,破解版在这方面就方便多了,不用换卡。
其接听电话的握持方式十分另类,听筒放在手机背面,造型类似鲸鱼的鼻孔,因此网上不少人吐槽这个设计,还拍了不少恶搞照片。
比较可惜的是N-GAGE没有摄像头,没有拍照或者录像功能,当然那时候的手机相机像素较低,拍出的照片比较粗糙,所以无所谓了。
从上到下分别是miniUSB充电口、麦克风、收音机口。
miniusb口可以直接连接电脑,但是不能充电,只是数据口,很耗电,记得带蓝牙功能,但是当时速度太快了,还是别用了。
后来所谓优化的手机QD出来了,表哥也买了一个,不过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手机,虽然被诟病的关机换卡这个蠢设定优化成了热插拔,被吐槽的听筒也优化成了正常位置。
但屏幕的色彩显示总感觉有点黄。
与上一代相比,QD阉割了收音机,将立体声变成了单声道。
其实我觉得新版本的策略还是不错的,优化了大家吐槽的设计,但也砍掉了一部分功能,这对于早期购买第一部手机的用户来说,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这是我最爱的手机,用到第三年的某一天,我在电脑上上网的时候,突然听到手机扬声器里传来“咔”的一声,手机死机了,重启手机后,无论按什么键都进不了系统。
我拿去维修,被告知主板上有个部件坏了,无法维修。从此,这个曾经陪伴我朝夕相处、给我枯燥日常生活带来欢乐的手机再也无法开机了。
我买的下一部手机 N70 也在第三年坏了,屏幕无法正常显示。所以我给这部诺基亚手机起了个“三年手机”的称号。
我当时也在关注 N-GAGE 第二代,网上流传的二代渲染图让我很满意。但那只是传言。
后来不知道是媒体的煽动还是诺基亚真有预谋,把N81或者N96(也可能是其他型号)炒作成第二代,看到之后很失望,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N-GAGE第二代。
当然,最终诺基亚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智能手机的围剿下失去了手机业务,一个手机帝国不复存在。
很悲哀,曾经手机设计千差万别,现在全是老款的玻璃屏幕,曾经手机型号那么多,功能也各不相同,现在手机都大而全,功能基本一样,没有新意,会不会有新的创新,颠覆手机现状?
哎,别说厂商了,就是那个喊着下一部手机一定要有电子书功能的,现在的手机不用转码就能在大屏幕上看彩书,资源多到你一辈子也看不完,但书已经看不完了……
以前手机电池可以拆卸,用一周的话,商家还会赠送一块原装电池。现在电池不可拆卸,续航时间只有一天,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后记
之所以写这篇回忆录,是因为我经历过手机有实体键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虽然那时候的2G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但带给我的体验是美妙的。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如果你有一秒看不满意视频,就直接刷过去,让人内心无法平静,带来的浮躁让一切都显得缓慢……
视频的清晰度让人很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文字。很奇怪,我用手机看视频,超过1分钟就不想看了,但是图文并茂的我倒是愿意看。不是我爱看,可能我是2G时代过来的人,习惯了看图文。怎么看、看什么,一目了然,看多长时间我也能控制。虽然可以拖动视频的进度条,但总怕错过想看的精彩,对吧?
我是一个反应慢、思维慢的人,可能跟不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当然,我也因为轻快的理念而变得浮躁。但我还是很怀念和享受2G时代带来的慢节奏、慢体验的多媒体时光,因为那时候我很享受咀嚼多媒体的滋味,但现在,也许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这是一篇近7,000个单词,如果您读到了这句话,这意味着您可能会同意我的意见,如果您与我共鸣,请在下一篇文章中聆听我的长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