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六人的第 513 篇原创文章
阅读提示 | 全文5700字,阅读约需14分钟
我的iPhone出事了,基带坏了。
经过远程排查,排除了软件更新问题,诊断结果送到店里,结论是:基带无法读取数据。官方保修报价在 5300 元左右。工程师告诉我: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直接购买一台新的iPhone,或者送到第三方商店维修,但很难说维修后能用多久。
当然,我也发现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在wifi下当做平板电脑使用。
如果你同时拥有两部手机,还想延续iPhone的各种体验,第三种选择就不是一个选项。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无味的经历。
如果手机不能带出门、不能移动,那它还能被称为手机吗?
是的,我的苹果病得很重,死了。
使用不到一年就发生如此重大事故,这很不正常。换机前,我的 iPhone 8 Plus 运行还很流畅,习惯了大屏幕,换到小屏幕有点困难,所以新手机放在家里几个月,因为太爱护,干脆就没怎么用了。
最多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现在出了这样的意外,再哭再喊也晚了。
一位二手回收师傅告诉我,拼多多平台极低的折扣让很多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不良率极高。基带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运气好的话修好能用十天,运气不好的话可能第二天就又坏了,修好相当于浪费时间。
作为一名技术新手,我不懂任何技术知识,事实上,我也不需要懂任何技术知识。然而,这种情况迫使我迅速更换一部新手机,我面临着一个我不想面对的复杂消费决策。
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感受到过的压力。
其实上一次换手机的时候,我故意把决策时间拖延了一年多,因为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今,同样的困境又出现了。
大多数人给我的建议是,基于技术和各种国际趋势,尽快回归Android。
我觉得苹果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它设立了非常高的转换门槛,转换门槛本身比忠诚度更重要。
我再次选择苹果,并不是因为对品牌的执着,而是因为转化门槛太高了。
1. 我的笔记本是 Mac,所以需要 AirDrop 来实现快速传输。如果让我选择苹果,最终的原因是什么?我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选择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基础的功能,这可能是我购买 iPhone 最重要的因素;
2、整体品牌和产品体验:无广告、极简的产品体验和设计、各种特色文档和注释、无可挑剔的品牌基调;
3.只要不丢失,每年购买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
因为我可能一辈子都要依赖苹果的笔记本电脑,所以我对手机的选择也变成了——我最终决定继续使用苹果。
如果一款手机的寿命最终能够达到4年的话,那么对于客户来说,无论当时成本有多高,其实也算是物有所值了,选择配置更低的手机,性价比会更高。
不过正因为手机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器官,对于我来说,它扮演着第二台电脑的角色——顺畅的打开和操作各种工作软件;必须能让我快速的截图和录屏来进行内容创作+编辑;而且存储空间也必须足够。
由于我对手机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应该分配最高的预算来支持……但考虑到屏幕破碎、丢失的潜在风险,最终我还是希望选择性价比高的,降低投资风险。
意外事件发生后,巨大的损失挤占了我的新选择——我不得不重回Android,并且希望把预算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两次购买选择的动机和出发点完全不同:上一次是确定品牌、配置、促销;这一次的目标是确定整体预算上限,然后再选择品牌。
但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我心里已经暗暗做出了决定:对于Android来说,我唯一的选择可能依然是小米。
虽然我给父母买过OPPO、ViVO、小米等不同品牌,但如果自己用的话,几乎没有第二选择:其他品牌的系统和体验都让我感觉很吃力。
当然,这或许也是一种无法消除的品牌偏见和偏执——小米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以前的直线经理是小米的超级粉丝,微信刚上线的时候,他就在公司里大声吹嘘自己有个F码。
F 代码是什么?
F 代码是进入互联网极客世界的邀请 - 这意味着你与其他人不同。
他不遗余力地在工作中、吃饭时宣传小米,仿佛小米是他的孩子,他应该以此为荣。当然,我们也被动地传播着对小米满满的好奇和神圣的敬佩。
在我的一部三星手机被偷几年后,我终于加入了小米阵营。感觉就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
小米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我差不多每2-3年就换一次小米,但是用不了多久电池就开始耗电了。
再次归来,我最担心的依然是小米的电池问题,其实硬件质量可能也是我对安卓最大的顾虑。
作为一名技术文盲和普通用户,我在3C产品面前永远是一个中间的普通用户——满足基本需求、进行基本操作就够了。
不管手机配置在我手里有多高端,恐怕都难以发挥出最起码的技术力,同时我又是一个从来不愿意钻研技术操作的人(很无聊),有了这个基本的自我认知和定位,在选择手机上就不用花太多心思了。
不过,被苹果宠了这么久,我还能“忍受”回归安卓吗?
这是我去年换手机时最大的痛点,也是我继续选择苹果的原因,其优秀的产品体验和设计所建立的转换门槛让我无路可走,别无选择。
事实上,这才是真正强大品牌的护城河——
优秀的产品体验与优秀的品牌调性共同对顾客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品牌成为顾客最终的、唯一的选择。
是的,现实中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品牌非常少。
即便是小米,我也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原本打算4000+价位选择小米14的,却在最后一刻犹豫了……
这个价格,不是很划算吗?
我为什么不多花2000+买苹果呢?
我为什么不降低预算,购买更便宜的 Android 呢?
当用户考虑性价比的时候,只会做一件事:
朝较低的方向前进。
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换个角度从营销的角度,我开始明白,对于高端手机来说,4000元+其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价格区间,涨不了,降不了。
3C产品是我理解和认知的盲区,无法妄下结论,但站在一个真实用户的角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权衡、对比、困惑。
因此,我有一些新的要求:
1、大屏体验还能再延续吗?
2.价格能再低一点吗?
由于大屏幕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所以我果断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你看,有时候你所关心的东西在你的预算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最后简单看了一两条产品评论,听到一些博主的称赞,最终决定选小米13。
虽然是比较新的产品,性能和参数肯定比14系列差很多,但我觉得3000元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价格,性能和产品体验应该不会太差。所以,我的选择就从14拉到了13。
后来回收平台的师傅告诉我,他工作需要一台安卓手机,一直想买一台小米13但一直没买过——这或许间接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这个紧张、时间紧迫且复杂的决策过程中,品牌的广告和内容营销都变得无效。
我没有收到或看到任何能让我想起其卖点的手机广告。我的选择是我过去使用过的品牌:苹果和小米,以及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最近韩剧主角经常使用的屏风,要不要试试呢?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三星品牌还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无奈的事实,这也间接说明了一款3C产品想要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新客户、转换品牌是多么的困难。
长期积累的品牌知识、真实的经历、难忘的生活记忆都成为指导我决策的无形线索。
其实,小米陪伴我在北京打拼的七年,也记录了我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我依稀记得“小米手机快”的大屏幕广告,也仔细研究过小米的营销方法论:专注、极致、口碑、速度。
小米是无可争议的互联网营销先驱。
但过去6年,我并没有过多关注小米,也不确定它是否还像以前一样不断进步。
我相信,作为一名营销者,我是最难应付的一类用户——挑剔而理性,但有时一旦爱上一个品牌,就无法轻易放手。
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可能成就了大多数人几年的贴身产品和陪伴,背后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机制,有太多不轻易向别人诉说的故事。
如果一个品牌要打造一个用户画像Persona,那我可能就是典型的Oliva:
1. 对审美和调性要求较高
2. 他们会对一两次极端体验极其忠诚
3. 审慎预算3C产品,留意产品每年使用成本
4. 关心产品品牌背后的身份
5. 他们对品牌营销和细节要求极高,可能因为一两次不好的用户体验而彻底离开该品牌
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吗?
不!
切换操作非常流畅,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这个过程:
“
安装极其顺利,导入苹果数据的时候连之前的照片文件夹结构都原封不动的转移过来了,对于我这个想再创作的图王来说,简直要哭了。
因为手机号码没变,一万多张照片、历史资料一下子全部同步,连早年在北京的工作备忘录都在……所有的回忆都被激活了。跨多手机、跨系统整合所有数字资产,打造“无论你是谁,人人都是客人”的开放包容的全球格局。
是的。过去的事已随风而去,新的旅程当然就在你们的脚下!
我想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设备、新的系统、以及几乎每一个按钮和操作的全新方式……
我还需要花些力气去想办法解决苹果Mac与小米之间传输大文件、同步系统的问题……甚至可能要把简影的剪辑工作搬到Mac上去……
但新设备确实开启了新生命。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惊喜,但惊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艰难的决定充满了意外的经历、被迫放弃的品牌、出乎意料却又意料之中的品牌回归、令人沮丧和意想不到的经历。
从来没有一位3C品牌经理对我进行过调查,挖掘出那些复杂而又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属于一个品牌,一个品类,甚至不同品类,甚至属于他漫长的人生和经历……
然而大多数故事是无法被揭露或被知晓的。
这些年,我很少被广告感动,但时不时会关注一切与乔布斯、苹果哲学有关的东西;没有人为我今天买小米埋下种子,但前段时间刷屏的“致敬汽车工业”著名营销事件,是否又唤醒了我对小米的关注?谁知道呢?
作为一名营销者,这让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消费者心里有自己的标准。
营销的长期觉醒与短期失灵的确是同时发生的……这在过去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它也表明:
营销和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没有捷径,甚至ROI也难以计算。但品牌体验和品牌记忆确实非常重要!
营销归根结底还是人心,用量化的逻辑去分析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我热切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被更多技术驱动型企业的CEO读到——营销的科学性一面常常被艺术性和情感性一面所掩盖。
如果一定要算的话,苹果失去我,罪魁祸首应该是谁?是印度供应链不靠谱?还是拼多多的质检?
如果这算是成功召回流失用户,那么小米该把指标和奖励给谁呢?
是《参与感》一书的编辑出版?是“致敬车联网”的营销活动?是雷军对武汉大学的捐赠以及他长期的校园公关?该如何计算?
哪个节点动作给了我最后的推动力,让我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也许两者都有,也许两者都没有。这就是品牌——它是无形的,是长期积累的品牌资产、品牌印象和品牌体验,组合成某一时刻做出的决定。
在我看来,小米就是苹果的替代品。小米会不会有一天超越苹果?这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答案。
对于售价超过1500元的Apple Care保修服务,一来我根本就不知道,二来就算现在知道了,我也可能不会购买。
所以: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苹果是否会因为强势定价和不妥协的服务设计而失去部分用户?是否应该在中国市场采取更灵活的策略和定价态度?
对于中端价位段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小米如果将屏幕损坏、电池更新等核心服务包含在完整产品定价中(当然,提升产品品质永远是最重要的),是否会更有竞争力?至少在我看来,花 3099 元买一款裸机和花 3400 元买一套综合解决方案差别不大,但包含更好的保修延长服务包,有点像是产品包邮,让人感觉更“舒服”。
这些微妙、复杂的因素是整个用户体验旅程中的障碍和摩擦。
用户永远在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预算、品类、品牌、产品选择各不相同,但最终大家总是追求最好的,不妥协。因此,在任何定价和收入模式下,重要的永远是“感知价值”,以及感知价值是否远远超出用户的预期。过去的苹果如此,今天的小米也是如此。
我相信,与我相似或与我不同的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背后总有一些值得挖掘的故事——那才是真正“洞察力”的来源。
在品牌营销研究中,有一个问题是万能的测谎仪。如果你想知道用户是否在撒谎,是否在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选择或放弃一个品牌,你可以问:
“
当一个品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时,你会感到遗憾吗?这个品牌是谁?
为什么?”
我想如果有一天苹果和小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我会非常难过。
1996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并于次年发起“非同凡想”营销活动,这是苹果在公司整体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后一搏。
乔布斯顶住内外部的压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广告攻势,占据了最主流媒体、最昂贵的版面。苹果向历史上的伟人致敬,重塑苹果精神和品牌价值,确定苹果未来的方向。同时砍掉了70%的产品线,后来造就了1998年iMac G3的巨大成功。
奇迹般地,乔布斯亲自领导并打了这场仗,既担任首席产品经理,又担任大品牌经理。
苹果创造了每个营销人毕生都想追寻的奇迹——一场为品牌赋能十年的营销战役。它做到了几乎没有任何CEO能做到的事:把品牌放在与产品同等重要的第一级职能、第一梯队,亲自挂帅营销,督战到底。
此后,苹果的每一次产品营销都在强化品牌资产。在如此强劲的势头下,苹果不再需要单独在品牌上投入,产品命名、产品极致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品牌的核心承诺、价值观和品牌形象,产品营销与品牌营销融为一体。
这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99%的品牌都做不到这一点。
没有人知道,我或许是因为空投之类的瞬间和苹果笔记本超轻的重量,而怀着深深的眷恋不舍离开而成为苹果用户;也很少有人知道,我其实更喜欢小米的相机功能和之前的MIUI主题设计,甚至一度把小米当做备用手机。
正如克里斯滕森在《与运气竞争》中的核心观点那样——
用户和品牌之间的真正关系发生在“重要租用时刻”:即他们真正使用产品的时候,而不是购买产品的那一刻。
当我踏进苹果专卖店的时候,工程师们的专业素养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叫极致体验,走进店内犹如沐浴在春风之中。
好的经历与坏的经历相互交织、交替出现。
我知道也许有一天我会回来,但这一切都取决于——是否努力,是否像往常一样努力。
没有哪个品牌能够轻易获得客户的信任,无论是谁,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给出自己的答案。
用户用大脑投票,随着情绪的增强,他们有时也会用脚投票。
这就是营销的复杂性,也是人性的微妙性。
我摆弄着手里的小米,新出的悬浮球不能快速调节屏幕亮度,还在寻找解决办法,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但我依然保持着开放乐观的心态,仿佛它欢迎我回来!
- 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