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
为什么这些莺歌人毫无道德伦理,只搞偷袭?作为“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英国为何如此愤怒,并将怒火发泄到白宫身上?面对烧毁白宫的耻辱,美国人如何成功复仇?他们是如何参与瓦解和夺取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霸权的?
01.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美国和英国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当五月花号靠岸,这个国家踏上美国的土地,悄然播下种子并发芽时,两国之间真正对抗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五月花号
1774年,美国经过波士顿“茶党事件”和独立战争,成功从英国殖民地独立。然而,美国对此并不满足。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发自内心的优越感和根深蒂固的野心令其感到自豪。 1812年,美国发动战争吞并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
英国怎能坐视曾经的“小弟”美国抢走老大哥的土地?无奈又无能为力,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战场上已是疲惫不堪。美国委婉地将这次入侵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实质上是吞并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再加上英国对加拿大的支持,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英国人让美国一路进攻到了当时加拿大的首都约克(今天的多伦多),并用海战蹂躏了约克。火。加拿大一度陷入危险!
当时美国为何急于吞并加拿大?其实,司马昭的用意,路上人人都知道。那就是满足自己扩张领土的野心。但问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反问。加拿大毗邻美国,几乎没有天然地形障碍。为什么美国和加拿大没有合并为一个国家?
这是关于英国及时增援加拿大的事情。
1814年,英国终于扫清欧洲战场,漂洋过海,向美洲大陆发起反攻。这对加拿大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同年8月24日,罗伯特·罗斯将军率领的赢得布莱登斯堡战役的英国增援部队占领了华盛顿,并烧毁了华盛顿的大量公共设施,其中包括“总统府”,可以说是“总统府”。首先被视为对烧毁约克的报复。
这座“总统府”现在是“白宫”。 “宫殿”正如其名。建筑物的外观真的是白色的。大火烧毁总统府时,只烧毁了内部。虽然建筑物的外部没有损坏,但也没有损坏。被烟熏黑了,所以修复的时候,外墙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白漆。这就是“白宫”的由来。在一些人看来,美国并不十分害怕触及“非黑即白”的问题。一旦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就不会那么政治不正确了。
言归正传,随着1812年至1815年英美加战争的结束,英美加三国没有人在这场战争中获得领土收益,这进一步促成了自治联邦的建立1867年的加拿大,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政策受到英国的控制,但也为加拿大民族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明明紧邻美国,但美国和加拿大却从未合并为一个国家。
从这场战斗和冲突中我们了解到,英美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对抗和矛盾。面对烧毁白宫的耻辱,美国人如何成功报仇?回顾现在的英美关系,我感觉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又像兄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02.大国博弈,美国为何能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完成霸权的交接?
在世界大国的博弈过程中,大国争夺霸权时,往往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战争。这种现象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根据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的研究,历史上16起上升案例中,有14起确实发生过。可见,在权力博弈的过程中,战争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立霸权,一场生死之战是不可避免的。基础扎实。
修昔底德陷阱
而英美之间的霸权更替是否也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呢?你可以说它是对的,也可以说它是错的。为什么?正确的是,1793年至1895年间,英美之间虽然零星爆发了一些冲突,但并没有真正使用武力发动战争,即没有进行真正的、轰轰烈烈的战争。事实上,并没有发生一些冲突,也签署了一些条约,但是条约的执行从来没有这么可靠过。没有战争那样的“剥削感”。我认为大清帝国是被西方列强通过契约欺骗的。因此,这并不是真正的英美之间的战争。
另一方面,美国实际上是在利用国际形势一步步发展。也算是搭了便车,默默的忍住了自己的大招。
在时局和世界环境的变化下,美国一直保持低调。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的整体经济规模已经增长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完全超过了当时的英国。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于1872年超过英国,并从1875年起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其他所有主要国家。
此外,几次战争也是严重损害英国元气的关键因素。刚才提到,从1793年到1895年,美国和英国只发生过几次零星的冲突,但英国不同。英国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家。由于世界政治的中心在欧洲,英国多次参与欧洲大陆的战争。再加上殖民地的动乱和武装对抗层出不穷,英国在战场上可以说是一张“老面孔”。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英国也深陷其中。但美国当时在做什么呢?它忙着奉行“孤立主义”,并说:“我们是中立国家,除非敌人攻击我们,否则我们不会受到攻击!”但事实上,美国从战争中赚了很多钱,与欧洲战场进行贸易,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上开展业务。 1914年战争从爆发到1917年仅三年时间,贸易额从23亿美元飙升至69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再次享有地缘关系优势。北美大陆并不是主战场。它地理位置独特,四面环海。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太大影响。经过几次战争,英国的帝国霸权正在慢慢放缓。它会慢慢瓦解,耗尽其国力,给美国可乘之机。
美国还利用世界形势的变化,将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战后,英国建立的殖民地一一解体,并在二战后寻求独立,比如印度或者缅甸。英国人慢慢地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帝国的太阳永不落下。”殖民体系的崩溃和苏联的崛起使大英帝国陷入了衰落的漩涡。
如果我看到我的殖民地独立叛乱,无法再成为世界霸主,我该怎么办?
英国此时所想的并不是重拾辉煌,而是抹杀残余殖民利益的价值。由于此时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国苏联正在崛起,英国试图同时寻找摆脱美国和苏联的出路。一些矛盾加剧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在世界气氛中形成对抗。
随后丘吉尔首相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讲”,以便抱住美国的大腿,榨干其剩余殖民地的剩余价值。或许正是这种“自我放弃”和“抱大腿”这一举动,导致英美之间的“主客”发生了变化。从此,世界不再是英国的“主场”。
二战泰坦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美国的崛起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英国逐渐退出了历史强国的舞台。从大国崛起的几个指标来看,在经济方面,如前所述,20世纪90年代的GDP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英国,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数强国还要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军事的发展。
19世纪末,美国军费开支持续稳定增长。在航海时代,海军尤为重要。 1914年美国海军已成为世界第三强,“军事”是大国崛起的又一重要标志。美国在经历了一段残酷的成长之后,逐渐变成了世界上强大的怪物。
工业的发展、时空的配合、运气的掌握,可以说美国已经拿到了所有的好运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在两个大国的博弈中也完美避开了修昔底德陷阱。 “必须战争”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美国在处理与英国的关系时采取和平外交策略,在不损害双方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发展外交关系。
美国和英国的霸权交替。美国可以说是所谓“和平崛起”的成功典范。然而,这场大国竞争的游戏还将继续上演。看看美国和苏联。每个人都知道其背后的故事。
03.如何看待西方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孕育近代世界霸权帝国主义的两个国家的共同点是,都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建立的国家。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民族的内部矛盾和矛盾。博弈过程,那么这个国家为什么能够通过英美成为世界霸主呢?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当这两个所谓的“兄弟”相互争夺世界霸权时,美国将这个民族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比英国还狠。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白了,盎格鲁撒克逊人非常自满,觉得自己就是所谓的“选民”。也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信心,而且非常有信心。他们相信上帝是他们派到凡间来“拯救”所有人的人。这要从十世纪初期大量来到亚洲传教的美国传教士说起。他们跨越太平洋,将所谓“为天堂行走”的“使命”带到了亚洲。这种对国家发展过程的自信,也让美国不断成长,成为霸主国家。
因为自信导致骄傲,所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的男性自我意识特别强。这里的男人不仅指他们的生理性别,还指他们的文化性别意识。他们相信自己是文化中的男性。角色,展现“男子气概”。
在其他文化中,女性扮演着这个角色。他们觉得其他文化相对弱势,需要保护。他们强调自己文化中的男性力量,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并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借口。会发生什么?
简单来说,“你们都比我弱,需要我的保护,就按我说的做吧!”名义上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侵略行为。这个范围可以从英国的殖民时期到美国的现代。全球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现象本质上是一种侵略。这个自豪的国家在世界各地为自己的利益制定规则。
美国在成为霸主之前,经历了一个所谓“和平崛起”的过程,依靠自身的文化实力获得了世界霸权地位。然而,在掌握了世界话语权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过度自信的本质就暴露了。出来后,他们习惯于制定游戏规则,向世界宣扬自己的价值观,但往往华丽的包装下,往往暗流涌动。
回顾这段历史,英国在鼎盛时期曾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面积约3367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及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
而1977年,接替温斯顿·丘吉尔的英国前首相艾登去世后,《泰晤士报》评价他是“最后一位相信英国依然强大的首相,也是第一位证明英国不再强大的首相”。面对危机时坚强。”显然,日不落的强大帝国早已成为历史。
英国前首相伊登(左一)
面对烧毁白宫的耻辱,美国依靠战争和金融、技术和地理,成功反击并瓦解了英国历史上的海上霸权。它正式接管历史进程,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下一个时代。 1814年白宫被烧毁,距今仅200多年。
转眼之间,英国衰弱,美国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成为一片废墟。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下,殖民地独立浪潮高涨。依靠殖民输血的旧帝国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正如前面所讨论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当局往往不听。
就像网络上的笑话一样,在世界棋坛上,中国五千年出棋,对手也换了一个又一个。它的对手大多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神话中,山海迁移,岁月流逝。九十多岁的愚公还立志移山,精卫化作鸟,叼着石头,立志填海。有能力的人不畏强权,敢于弯弓射日。
我们与古埃及人一起抗击洪水,与巴比伦人一起铸造青铜,与希腊人一起思考哲学。多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的崛起和灭亡。我们一直坐在世界的棋盘上,从未离开过。但和我们下棋的人一轮又一轮地变了。正如伟人所言:“一切都过去了,算了名人,还得看现在。”
参考: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震撼了!真的没想到美国竟然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夺取英国的霸权,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想来想去,也许这就是美国的厉害之处吧,无论环境多糟糕都能找到办法翻盘的。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深刻,分析到位。白宫烧毁是极其可怕的事件,美国当时的处境确实非常艰难。 不过,这更显得美国最终能够夺取英国霸权的英勇和智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没想到文章里还有我对未知的地方。比如美国是如何瓦解英国霸权的呢?具体有哪些策略和手段,我想要了解更深层次的信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很不爽。火烧白宫是惨剧、是灾难,怎么能淡化它的严重性呢?仅仅因为最终夺取了霸权,就能美化过去的行为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认同文章中的观点。美国确实展现出强大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面对危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了目标。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确实是充满戏剧性的!想象一下当时英国的强大地位,美国却在火灾阴影下成功崛起,真是一段传奇故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火烧白宫之耻”真是让人心寒,难道为了权力就能够不顾道德底线吗? 这种手段确实比较残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并不认为夺取霸权就是成功。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应该只看它在政治上的地位,更应该看它的文化软实力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段历史确实复杂。白宫烧毁无疑是一件悲剧的事,但也促使美国开始了新的发展之路。 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关于国运兴衰的思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让我对美国的崛起充满了好奇心。我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进一步探索背后的原因和真相。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内容非常扎实,但我觉得“夺取英国霸权”这几个字有点片面。 两国的关系本来就复杂多变,不应简单划分为夺取和被夺取的关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总是教科书之外的细节丰富多彩。 美国在获得权力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挣扎和变化?我很想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段文字让我觉得美国这个国家实在很强大。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他们依然能够站稳脚步,最终实现自我突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怀疑文章的某些观点,特别是“火烧白宫”的描述是否过于简化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值得深思。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美国的确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传奇的地方。这个火烧白宫的故事让我更加关注它的历史进程,也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在霸权之路上的选择和代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有深度!确实,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荡,美国在夺取英国霸权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火烧白宫"这个事件不能被忽视,它背后的历史真相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探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如何成为世界霸主,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贡献。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书写和演绎中展现出新的面貌。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