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

炮弹枪的8大缺点:体积大、重量大、售价达到200大洋。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4-10-23浏览:34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炮弹枪的8大缺点:体积大、重量大、售价达到200大洋。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炮弹枪的8大缺点:体积大、重量大、售价达到200大洋。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以基础型M96炮弹为例,全枪长312毫米,质量1.25公斤。放入又大又重的木枪箱后,就变得更大更重了。后来的M712冲锋手枪,由于增加了调速开关和20发弹匣,全枪长增加到315毫米,全枪质量增加到1.352公斤。 1929年太原兵工厂制造的45口径民国十七年式炮弹,全长300毫米,全重1.8公斤。

看看世界各国同时装备的军用手枪:德国P08鲁格手枪,枪总长223毫米,质量仅0.87公斤;比利时9毫米M1903 FN-勃朗宁手枪,枪总长203毫米,质量0.91公斤;美制11.43毫米M1911手枪发射当时口径最大、威力最强的0.45英寸柯尔特手枪子弹。火炮总长仅216毫米,火炮总质量仅1.13公斤。可见,在同时代的军用手枪中,炮弹枪的尺寸和重量是最大的。

2、携带、隐藏不便

这一缺点是由于该炮的尺寸和重量过大造成的。尤其是把枪装进木枪箱后,隐蔽就更不可能了。由于枪太长,不方便垂直挂在腰间或弯腰携带。因此,在携带枪时,只能将枪带调整到相当的长度,直到右臂伸直或稍微弯曲,以便可以方便地握住枪柄,从而使长度超过300毫米的炮弹成为可能。可以从外壳中拉出。在这种状态下携带时,重壳枪位于身体重心下方较远的位置,严重影响携带者的行动能力,增加体力消耗。很多使用这种枪的武装人员,不得不把木枪盒装在手枪柄上,把整把枪倒过来,像步枪一样扛在肩上,以方便长途行军。

3.方向性和平衡性差,难以准确瞄准

众所周知,二十发炮弹连续射击时枪口跳动剧烈,弹丸扩散范围广,精度无从谈起。事实上,即使是单发射击,炮弹枪也很难掌握。这是因为握把采用了古老的匕首柄设计。握把短而圆,握持舒适度不好。另外,它采用了落后于时代的前弹匣设计,使得全枪的重心过于靠前。如果没有足够的手腕力量,使用者很难举起枪,更不用说精确瞄准了。因此,想要把炮弹打好,使用者就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刻苦训练。相比之下,同时代的其他军用手枪普遍采用了握把弹匣设计,不仅大大缩短了整枪的尺寸、减轻了重量,而且使整枪的重心更加靠近握把,更容易使用。来控制。

4、快速装弹困难

早期的炮弹采用前置固定弹匣设计。装弹时,必须先将枪机保持在后方,然后将装满子弹的桥夹插入机匣正上方的缝隙中,然后向下按压,将子弹压入弹匣。按下后,取下空桥。拉出夹子。这个过程不仅复杂,而且非常耗时耗力,很容易耽误战机在战场上的先机。后来的一些型号的炮弹采用了可拆卸的前装弹匣设计,但拆卸和安装仍然很费力。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其他型号军用手枪不仅采用了便于快速装弹的握把弹匣,而且弹匣释放按钮大多设计在枪身左侧的滑座与握把的连接处身体。更换弹匣时,握枪的拇指不需要大幅度移动,很容易按下弹匣释放按钮。空弹匣掉落的同时,另一只手迅速将活弹匣插入握把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又快又快,远胜于炮弹枪。

5、安全性差

比如,炮弹就设计有枪机榫,挡住枪机,使其不至于后退太远。该部分安全裕度不足。一旦磨损或疲劳,它可能会完全断裂,导致射击时枪机向后飞出,对射手造成伤害。

6、环境适应性差

该炮的设计和加工继承了德国机械的一贯传统,工艺精细,各部件配合紧密。枪内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零件根本不需要螺丝连接。它们只需通过它们之间的凹槽和凸起就可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如此精密的设计和加工使得这把枪相当娇贵,在恶劣的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机器部件出现故障。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在战场上使用后发现,该炮不适合西线战场的泥泞战壕。我国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在生死攸关时,因手中的炮弹没有射击而壮烈牺牲。后来检查发现,杨子荣携带的弹枪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屋内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较冷的枪身上。当这把枪再次被带到外面时,水蒸气结成了霜,毁坏了这把最精密的枪。机器部分被牢牢冻结,直接导致英雄壮烈牺牲。

8、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基本型M96有近40个零件,后来生产的速射型号零件数量甚至更多。这些零件大多具有特殊形状,属于机加工零件。材料损耗和加工难度较高,消耗大量工时,良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不同时期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类炮弹价格不同,但都比同时代的同类枪械贵很多。

德国毛瑟兵工厂首次推出M96手枪时,每支手枪的售价为25美元,当时35美元可以兑换1盎司黄金。 1912年9月,北洋政府陆军部与德国商利和公司签订合同,采购“齐莱德毛瑟手枪200支”,连同弹药500发及全套配件,每支价值58两白银。到了1930年代中期,我国一门全自动M712炮弹的价格达到了200元。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的毛瑟M1924步枪和FN30步枪售价仅27-30元,日本38式步枪售价不到20元,意大利曼利歇步枪仅售15-30元。 17个大洋。就连以精准、价格昂贵着称的捷克ZB26机枪也售价150元,比M712炮弹枪便宜四分之一。

除了以上弹炮的八个缺点之外,人们通常想到的一些优点其实也值得讨论。

例如,很多人声称炮弹威力强大。各类炮弹有五种口径:7.62毫米、7.63毫米、7.65毫米、9毫米、11.43毫米。其中,绝大多数使用7.63毫米毛瑟手枪弹药。 M96基本型使用7.63毫米毛瑟手枪子弹,枪口速度为434米每秒,枪口动能为576焦耳。 11.43毫米M1911手枪和9毫米鲁格P08手枪的枪口动能分别为502焦耳和457焦耳。看来炮弹炮的威力似乎是最强的。事实上,7.63毫米毛瑟手枪弹具有足够的侵彻力,但弹头重量轻(5.5克),截面积小,制止效果不如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头质量8克),更不用说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弹头质量14.9克)。考虑到炮弹枪使用的时代,其作战目标都是无防护的软目标。因此,毛瑟手枪子弹穿透力强的优点并不具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其制止效果却不如同时代的其他军用手枪。

再比如,给炮弹枪装上木皮套,扛在肩上射击,可以大大增加有效射程。但事实上,9毫米鲁格P08手枪、比利时9毫米M1935 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甚至日本8毫米南方14式手枪都可以连接到枪套上,肩扛射击。而且,炮弹连接到枪套后,有效射程只有100米左右,距离该枪照门上标定的1000米射程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各派武装对武器有着巨大的需求。国内生产的武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武器。一战后,西方列强长期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但自卫手枪并未列入禁运范围。由于炮弹枪未能成为西方列强的制式军事装备,西方错误地将其归类为自卫手枪,并允许其出口到中国。在众多的自卫手枪(中文俗称“鲁子”)中,弹壳枪不仅威力最大,而且火力也最强大。甚至还可以部分充当卡宾枪和冲锋枪的功能,自然很受各派武装的欢迎。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中国人用了一些中国独创的“土办法”,弥补了炮弹枪的许多先天不足。

速射炮弹最受诟病的就是点射精度极差。同时,枪管下方没有护木,无法直接握住枪管来稳定枪身。西方国家的用户也很无奈。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跳的问题,还把它变成了全自动速射扫射优势。 —— 右手握住枪,将枪机转到速射位置,手掌向上举枪,到达左前方,扣动扳机时,枪口向上运动导致枪从左前方向右前方射击;当手掌向下持枪时,从右前方向左前方射击;当枪拿在左手时,情况正好相反。 —— 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天才之举!简单的手腕翻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炮弹枪体太重,重心太靠前。用一只手和平端精确瞄准是非常困难的。有经验的中国射手会将炮弹向侧面倾斜一定角度,使枪口自然指向目标,粗略瞄准后果断射击,俗称“单手射击”。经过长期训练的枪手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达到惊人的单发射击精度。抗战胜利后,军事调整小组中的美军代表曾和与新四军将领比武,检验枪法。新四军将领随手用炮弹射击空中抛来的砖瓦。枪命中目标,让在场所有人惊叹不已。

炮弹的木质枪箱又大又重。中国人不仅生产了相对较轻的皮枪套,还发明了“开式枪套”(也叫“快装枪套”)。这种“开放式枪套”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枪套,而是一种由钢片或铜片制成的简单装置。一侧将金属片弯曲成一定形状,与枪身表面凸脊上的凹槽相配合,使“开盖”与枪身融为一体。另一侧有一个由长金属片制成的夹子。夹住皮带,“开鞘”的手枪就可以通过这个夹子直接“挂”在皮带外面,不仅方便,而且不影响枪的正常使用。

在需要隐蔽携带弹枪的情况下,例如在敌后战场上,使用者一般会放弃枪套,将枪直接插入腰间的宽腰带中,然后放下外裙以遮住枪身。武器。为了防止拔枪时准星勾住皮带,影响拔枪速度,一些有经验的枪手还特意将准星锯掉,以防止拔枪时准星勾住皮带,从而影响拔枪速度。影响拔枪速度。

至于弹匣供弹炮的快速装填,中国人也有独创的方法。关键是把枪身夹在膝盖之间,眼睛盯着目标,依靠自己对枪的熟悉程度将弹匣压入弹膛,然后释放空弹匣,推子弹上膛,然后完成拍摄准备工作。对于熟练的射手来说,这整套动作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综上所述,炮弹枪本来就是一种优点并不突出,缺点却不少的手枪。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战场上大放异彩,一部分是由于中国战场的特殊情况,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把枪的性能。创造了无数的传奇和辉煌。

用户评论

为爱放弃

这篇文章说的对!驳壳枪虽然威震山海,但确实问题多多。体积这么庞大,携带起来累得要死,搞不好还会被敌人抓住把柄。价格 exorbitantly 高也挺坑的啊,200大洋买到这样的东西,真不如去买一把更好的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我觉得这个文章说的很客观,驳壳枪确实存在很多缺陷,主要是体积太大了,战场移动不便的很大的缺点。而且价格也太贵了,一般人根本掏不起。这就像现在的科技产品一样,功能强大往往也是价格昂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可别这么说啊!驳壳枪可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好吗?这种枪支虽然有设计缺陷,但是其威力和射程都远超传统的火器,想想当年战争场上那些士兵手持驳壳枪的英勇形象。也许缺点可以被后来的改进所弥补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说的好像只有缺点一样,没提任何优点?比如驳壳枪的射击速度比当时的其他武器快,而且有效射程远啊!这对于防守还是挺有帮助的,200大洋买到这种武器,还是很值当的。再说那些高价武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我不同意文章的说法,驳壳枪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确实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虽然体积重量较大,但是为了更强大的火力输出,这种缺陷相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何况当时很多军方的购买量很大,这证明了它的实用性和强势的一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我爸当年用驳壳枪打过仗,他说那可是真钢实响!子弹射出去的声音还记得呢,很吓人。缺点肯定是有的,但就是这种“不完美”才显得真实吧?不像那些光鲜光亮的产品一样,没点瑕疵哪能让人更有共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哈哈,文章说的还挺准确,驳壳枪确实有点像是古代兵器升级版的无奈体现。当时科技水平有限了,只能做出这种体积庞大、重量不一的武器来!但毕竟也是历史的产物,放在今天来说也挺有纪念意义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瞒我瞒

别忘了驳壳枪带来的影响啊,它标志着火器技术的进步,打开了新的可能性。虽然有一些缺点,但这不能抹杀它的历史地位和技术革新价值,而且后来发展的武器就是基于这种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黑色迷你裙

我小时候看过博物馆里面的驳壳枪模型,还挺震撼的,毕竟这可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啊!尽管它有很多缺点,但也是一代人奋斗的成果,值得我们尊重和纪念。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瓶年的冰泉

这个文章很负面喔!驳壳枪确实不是完美的装备,但是当时的生产条件也不乐观。与其只关注缺点,不如看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克服这些限制来创造出这一类的武器的。这体现了他们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技术的追求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说的重点好像都是成本和体积上的问题呀!我读不懂这种文笔嘛?我觉得驳壳枪的历史意义远胜于其本身的功能,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这个标题的点子不错啊!驳壳枪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很有趣的是,尽管如此,它仍然在战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许是人类进步史上的常态吧,往往是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科技发展!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文章内容偏理论化,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可能有点冷冰冰的。我希望作者能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故事,让读者更有感受。这样文章会更生动有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我个人觉得,驳壳枪的影响远不止于其本身的功能。它催生了后来的武器研发,也改变了战争的方式,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局限性,不能以当下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成果。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文章写得不错,能够概括驳壳枪的主要缺点。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这种武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力分析,这样更全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热点资讯